◉◉ 協會大小事 ◉◉
有人說,追求幸福就像狗追自己的尾巴,雖然眼看著近在咫尺,但始終差那麼一點,轉來轉去就是捉不著。
對上一輩的祖母、母親們來說,嫁人、生子,有個好歸宿,就是女人幸福的標準定義;但對於這一代的年輕女性,相夫教子不再是幸福的唯一指標,她們還需要工作成就與自我實現。
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,從90學年度起,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在學人數已大於全體二分之一,超越男性;同時,全台灣的職業婦女接近400萬人。看起來,透過接受教育、進入職場,追求人生獨立,成為現代女性普遍的抉擇。
不管男性或女性,都有五成受訪者認為自己「幸福」或「很幸福」。但有趣的是,經過交叉分析,在女性幸福的族群中,未婚女性多過已婚女性;而在男性幸福的族群中,已婚男性大於未婚男性,其中已婚有子女的男性,幸福感又超越已婚無子女的男性。
如果看生活中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,男性依序為健康、與家人的和諧關係、工作成就、財富,偏向具體成就;女性則重視抽象關係,前四項分別是與家人的和諧關係、健康、工作成就以及愛情。
為什麼婚姻能對男性的幸福感加分?許多數據都顯示,婚姻有助於延長男性壽命。他們不必大幅改變婚前的生活狀態,同時又多了女性的照料,享受更多婚姻的好處。
而兩性對幸福的來源感受有差異,進一步反映出社會價值觀對男女肯定的標準不同。
長期投入性別研究的台大社會所教授林鶴玲認為,男性從小被教導「成功」等於「事業」,女性則要學習「被喜愛」。雖然「工作成就」對現代女性的重要性已排在「愛情」之前,但一旦跟男性比較,這樣的傾向並沒有大幅鬆動。
這同時也部份解釋,為什麼許多女性對工作的企圖心,起初就不如男性強烈。400萬職業婦女在職場上並沒有相對應的影響力與發言權。
過去認為婚姻會影響工作,但調查顯示,不管男女,都有四成受訪者表示「婚姻不會影響工作表現」。
只是一旦擁有子女,感到子女與工作兩者「相輔相成」的女性比例(8.2%)瞬間跌落到只有男性的一半(17. 1%)。高達七成女性認為「壓力很大、很辛苦」,甚至要「蠟燭兩頭燒」。
在社會對母親角色仍有極高期待,台灣又缺乏完整扥育機制的環境下,工作時伴隨對小孩的愧疚與罪惡感,幾乎是有子女的職業婦女共同難題。
◉◉ 謝謝您的愛心 ◉◉本月募得金額 | 單次+定期定額捐款 28,900 元 + 填補 16,100 元 = 45,000 元 |
上個月募得金額使用項目 |
臨時薪資:26,000元 活動材料:5,000元 待用咖啡咖啡豆:3,000元 房租補貼:4,500元 水電修繕費:3,000元 服務交通補助:3,500元 |
目前總剩餘金額 | 累積剩餘 45,000 元 - 上月使用金額 45,000 元 + 本月募得 45,000 元 = 45,000 元 |
◉◉ 簽名檔 ◉◉
社團法人嘉義縣紫藤婦幼關懷協會
邀請您點此再次成為更多微型社福的支持者,讓 #人力少 #深耕在地 #有使命熱情 #募款急迫性 的非營利組織無後顧之憂的專注在服務弱勢族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