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2025年02月「社團法人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」大小事

◉◉ 協會大小事 ◉◉

你有什麼夢幻路線嗎?」
剛開始爬山時,這是山社朋友最愛聊的話題。丹大嘆息灣、大小鬼湖、南疆聖岳、八通關古道……地圖上等高線起伏、古地圖的文字、山友照片,都讓我充滿好奇。而學生好處可能就是時間多 ? 大學四年間,我走過了上面的夢幻路線:)
但我接觸山林的契機有點微妙! 一個瞬間,在森林裡,身體的自在與輕盈。
那一刻,我驚呼:「森林有什麼魔力?」
 
大學四年,我將熱情與專注奉獻給登山社,一個人待在社辦看古老老的舊資料都會有熱血感那種。學長常說:「要把握大學可以爬山的時候,出社會就沒時間了。」但如今回頭看,我突破了那個魔咒。
 
從山林經驗到野地教育
大學時,我主修心理學,大三徬徨未來時,好奇心理與自然可以如何結合。我參與了體驗教育、冒險教育、園藝治療、生態心理等不同領域的課程與研討會。但走著走著,我投入最多在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的野地教育,而第一個契機,是參加「亞成鳥計畫」
 
第一次參與亞成鳥計畫,我以志工身份陪伴宜蘭失親兒基金會的孩子上山。四天四夜,我與青少年肩並肩同行,一起在山裡玩耍聊天、克服困難,就像是並行的同伴。充滿收穫的經驗,但也讓我產生疑問:短短幾天的山行,能帶來什麼改變?
帶著疑惑,繼續參與,我發現山林提供了一個能夠承接情緒、突破習慣的環境。回想2018年我在桃園某國中當專輔老師時,帶著學生參與亞成鳥計畫。這群孩子有的老師的眼中釘、輟學、學習低成就,各式樣標籤貼在他們的身上,在學校似乎就是不惹事就好了的存在,老師很困擾,但也無力在多做甚麼。輔導組長支持下,讓我在學校推野地教育計畫,經過一段時間奮力陪伴,最後他們跟著我一起上山,即便過程輔導員也遇到很多挑戰(比如:癱坐地上不言不語近1小時、互看不爽打架等等)。但是,孩子眼神的閃閃發光,妳可以感受的到。
 
成為野地教育輔導員
後來我成為野地教育輔導員。從陪伴者到帶領者身份轉換,意味著更多責任,但也帶來不同層次的學習—從陪伴個人,到思考團隊經營與決策,這都有別於過往單純在登山社、輔導工作,而是結合碰撞。這裡提供了一個實踐與學習的場域,我一次次參與、一次次領悟,也在這條路上遇見許多 熱愛山林、願意陪伴他者的夥伴。
 
持續前行的路
我持續走入山,並不斷在兩種心境之間轉換:
純粹的走入山——這是我的充電與滋養,如同回家。
承擔的走入山——這是與他人同行,在我喜愛的山林裡激盪出更多生命火花。
我想,這就是我一直走向山、選擇在這裡的原因

◉◉ 謝謝您的愛心 ◉◉
本月募得金額 單次+定期定額捐款 4,600 元 + 填補 55,400 元 = 60,000 元
上個月募得金額使用項目 用於協會正職人事費用:37,000元, 用於辦公室網路、水電、保全、雜支等辦公費:13,000元 ,用於登山器材更新:5,000元,用於亞成鳥公益計畫活動費:5,000:60,000元
目前總剩餘金額 累積剩餘 60,000 元 - 上月使用金額 60,000 元 + 本月募得 60,000 元 = 60,000 元

◉◉ 簽名檔 ◉◉

社團法人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


邀請您點此再次成為更多微型社福的支持者,讓 #人力少 #深耕在地 #有使命熱情 #募款急迫性 的非營利組織無後顧之憂的專注在服務弱勢族群!

一起夢想
- 讓所有的微型社福都無後顧之憂 -
勸募字號:衛部救字第1131364067號
立案字號:台內社字第1010278037號
募款:定期定額支持微型社福
聯絡方式:客服表單
社群:官方網站 / Facebook / Instagram / Youtube
徵信:檢核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