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2025年04月「社團法人臺中市視障者關懷協會」大小事

◉◉ 協會大小事 ◉◉

視障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,往往面臨較一般人更多的挑戰。而對於多障生而言,除了視覺障礙之外,還伴隨其他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難,這些複合性的障礙不僅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,也對學習進程與情感發展帶來重大衝擊。

由於無法依賴視覺,視障生通常需仰賴觸覺、聽覺等其他感官來補足感知,但這些感官的代償功能並無法完全取代視覺。因此,他們在學習中常需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,來克服這些限制與適應學習環境。

對視障及多障生來說,他們必須付出更多心力才能完成一般人視為平常的活動,照顧者也需投注更多的愛心與耐心。協助他們處理生活中的困難提供情感上的支持,也需依據其個別需求調整教學方式,陪伴他們走過每一段學習旅程。

正因如此,我們致力於為視障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與溫暖的陪伴,這些課程不僅是學習上的支援,更是心靈上的滋養。透過活動,我們期盼能為他們注入力量,讓他們懷抱希望,勇敢向前。

****服務情況如下****

太鼓課~透過生動有力的音樂訓練,結合細膩的節奏變化與口白節奏練習,引導學生理解節奏的多樣性,太鼓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節奏感,更讓他們在音樂中找到自我表達的方式,感受音樂所帶來的力量與自由。

老師以充滿活力且極具感染力的教學方式,引導孩子們進入節奏世界。課堂上,用節拍吸引注意,透過連貫的節奏練習與快速反應的訓練,孩子們不僅提升了手眼協調與反應能力,更在音樂的刺激下,讓大腦與手部的協同動作更加敏銳靈活。這種手腦並用的學習方式,也能有效幫助孩子們釋放壓力,調節情緒,身心皆獲得了正向滋養。

孩子們一個個精神奕奕,展現出對學習的熱情與投入。

小睿是這學期剛加入協會的新成員,雖然一開始因為手部力量較弱、動作較柔而略顯吃力,但他始終專注、努力。經過短短兩次課程的練習,他的打擊節奏與動作協調度已有顯著進步。每當遇到不理解的動作,老師總是溫和地在旁指導,小睿也能逐漸掌握口令與節奏,展現了學習的毅力與潛能。

為了讓學習過程更加有趣,老師還開放讓孩子們點選喜愛的歌曲作為打擊的音樂。這樣的安排立刻引發了孩子們的熱情,當小傑點播了他喜歡的歌曲時,整個精神達到高峰!

孩子們隨著音樂揮動手中的鼓棒,充滿活力的節奏聲此起彼落,交織出一幅活潑生動、朝氣十足的畫面。

      

 

英文課主題圍繞兩個寓意豐富的故事—《The OAK Tree》和《The Bird and the Whale》。課程設計特別針對視障學生的學習特性,透過生動的聽覺素材與語言互動,引導學生進入故事的世界,不僅激發學習動機,也有效提升口語表達能力。

課堂中,老師以故事為媒介,引導學生反覆練習句型,並進行延伸性的提問討論,讓孩子們在語言學習中逐漸建立起表達的自信。

來了一位新生小侖,雖然一開始顯得有些躁動且學習成效較弱,但在充滿趣味的課程設計下,他逐漸被吸引,並開始主動參與討論。老師耐心的引導與鼓勵,讓他建立起學習英文的興趣與信心,也為其他同學帶來正向的學習氛圍。

小頤、小傑和阿儀在課程中都能勇敢的發問,阿堡雖然不是很會表達,但他也被大家的表現所感染,頻頻的舉手要吸引老師的注意力適時的做表現,課程中互動熱絡,英文課不僅融合了故事與語言學習,更讓視障生在互動與引導中提升語言能力,展現了適性教學的成效。

 

         

 

美術課運用經典的浮世繪作品——葛飾北齋的《神奈川.衝浪裡》。我們不但是欣賞它的壯觀與線條美,而是透過動手創作,重新詮釋這幅經典畫作,打造出一幅具立體感與童趣的「衝浪圖」。

課堂老師詳細介紹使用的多種材料,讓孩子們實際觸摸與認識:厚紙板、廣告顏料、小刷子、手指膏、壓克力板、剪刀、竹籤……這些看似平凡的素材,在創意的引導下即將轉化為動感十足的藝術作品。

我們以「神奈川衝浪裡」的經典構圖為靈感,開始營造出具層次感的海浪景象。首先,孩子們用小刷子將紅、橘、黃等暖色顏料刷上厚紙板,創造出夕陽時分溫暖的天際背景。接著,使用壓克力板拓印深藍色的顏料於背景之上,等待顏料乾燥後,孩子們再根據經典的浪型描繪出一層層的浪花線條。這些浪花被剪成波浪狀的紙片後,分層黏貼在畫面中,構築出層疊的海浪景觀。

最有趣的是製作浪花細節的部分,孩子們以手指膏點綴浪邊,再用竹籤細細勾勒出細緻的泡沫,營造出浪濤洶湧的生動感。最後,發揮想像力,在圖畫紙上創作出各式各樣逗趣可愛的角色——有人畫了衝浪的小豬、猴子,有人畫了在浪花上的螃蟹及、鯨魚……每一個角色都充滿童趣與想像,剪下後貼在作品中,讓畫面更添趣味性。

這堂課不僅讓孩子學會了拓印、剪貼、堆疊與細節刻畫的技巧,更透過觀察經典作品與自我創作結合,培養出對藝術的欣賞力與創造力。完成後的作品不但令孩子們開心不已,連家長們都驚呼:「太可愛了!這個作品真的好療癒!」孩子們也在過程中體會到藝術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。

美勞課~「溜滑梯」課程中,老師精心準備了多種材料與工具,包括木器、輕質土、白膠、彩色筆與黏土刮刀等,讓孩子們能在安全、富有創意的環境中,發揮想像力與手部技巧。課程一開始,老師詳細介紹每種材料的名稱與特性,鼓勵孩子透過「摸、觸、抓、握、拍、推、壓」等動作實際操作,刺激指尖神經末梢,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觸覺發展,也對視覺障礙者的腦部感知與大小肌肉協調有幫助。

創作的主題是以「大象鼻子變溜滑梯」為發想。孩子們發揮創造力,使用輕質土細心地搓揉出各種形狀——圓形、長條形等,將鼻子延伸成彎曲的溜滑梯模樣,既可愛又充滿童趣。在老師的引導下,孩子們與家長一同合作,動手製作出栩栩如生的小瓢蟲、香菇、花朵等裝飾物,並將這些作品點綴在溜滑梯周圍,整體效果豐富而有層次,讓每個作品都展現出團隊合作與親子互動的溫馨氛圍。

課程中不僅讓孩子從玩中學,也激發了他們對立體構造的認識,最後完成的作品令人驚艷又充滿成就感。

 

       

✨多活動、多互動,活化腦力動起來!🧠
我們舉辦了充實又趣味十足的益智課程,主題是「地中海飲食」。老師深入淺出地分享了健康飲食的知識,讓視障者了解如何吃得更聰明、更健康。學員們熱情提問、踴躍發言,課堂氣氛十分熱烈!

除了營養知識,我們也安排了手腦並用的益智活動——大家跟著「小蜜蜂」唱譜做動作,不只訓練肢體協調,更刺激大腦、提升反應力與專注力,讓整堂課動靜皆宜,收穫滿滿!

中場休息時間,讓大家一起享用薏仁綠豆湯,為身心補充能量💪。就在大家邊喝湯邊討論時,阿華姐突然提到老師課堂上介紹的「鷹嘴豆」,還熱心地說下次要帶來,請協會煮給大家一起品嚐呢!

 

 

這個月的視知覺課程,老師透過遊戲的方式,引導孩子們進行「視覺搜尋」與「視覺辨識」的訓練。這樣的設計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參與度,也讓原本單調的訓練變得更有趣、更具持續力。

雖然訓練的過程有時會感到辛苦,但所有的學習都是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,才能慢慢看見進步與成長。對於視障的孩子而言,他們所投入的時間與精力,往往比一般孩子更多,因此更需要耐心與堅持。

大家在訓練時都很辛苦,我們一起加油、一起努力,陪伴孩子一步步向前邁進!

     

感謝一起夢想的捐款人,因為有您們的幫助,讓視障者可以受益!

 

本月款項使用狀況:
本月補助款 單次+定期定額捐款 61,600 元
本月支出 房租費:24600、員工薪資:35000、師資費:6000、桶裝水:1600、電話費:1134=68334元:68,334元
本月餘款 -6,734 元
截至本月底,總累計餘款 (前期累積餘款+本月餘款):47,885元

◉◉ 簽名檔 ◉◉

社團法人臺中市視障者關懷協會


邀請您點此再次成為更多微型社福的支持者,讓 #人力少 #深耕在地 #有使命熱情 #募款急迫性 的非營利組織無後顧之憂的專注在服務弱勢族群!

一起夢想
- 讓所有的微型社福都無後顧之憂 -
勸募字號:衛部救字第1131364067號
立案字號:台內社字第1010278037號
募款:定期定額支持微型社福
聯絡方式:客服表單
社群:官方網站 / Facebook / Instagram / Youtube
徵信:檢核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