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2025年02月「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」分享趙欣怡理事長研發「觸覺色彩通用系統」與順益台灣美術館移動白盒子《汩汩之島-原鄉・異景・流變》展覽報導大小事

◉◉ 協會大小事 ◉◉

本會理事長研發「觸覺色彩通用系統」獲國際肯定

由本會理事長兼國立中興大學文創系趙欣怡助理教授所研發的「觸覺色彩通用系統,透過接觸畫作中的不同顏色代表的紋理符號,具有邏輯關聯和生活經驗連結設計,協助視障者能夠自主感受到藝術品色彩之美。該色彩研發系統教材也同步於日本山梨縣立圖書館展出,其專利亦獲得美加日義等多國矚目。

趙欣怡理事長分享,最初投入觸覺色彩相關研究,是在念建築博士班時,接觸到一位視障藝術家,即便看不到,依舊能夠透過觸覺定位自主創作出水墨畫作。透過開始觀察他的創作歷程,爾後發表觸覺空間認知論文獲得海內外迴響,因此開啟了投入視障者藝術美學之教學及教材輔具研發至今。

視覺障礙者和一般大眾相同,皆需要透過色彩表達自我或與他人溝通,因此在大量生活用品上有色彩多樣性的選擇,如何透過觸覺化的資訊,建立視障者或高齡視力損傷者自主生活發展,具有高度市場潛力。

理事長將本系統應用於本會多感官通用設計教材《看見色彩》及《遇見點線面》,並從特殊學校陸續擴散影響力至一般融合學校和國際研究,讓非視覺美學議題受到更多關注!

   

 

▎本會理事長將「觸覺色彩通用系統」應用於《汩汩之島-原鄉・異景・流變》展覽非視覺藝術轉譯研究合作

本會理事長受邀於國立中興大學展出之順益台灣美術館移動白盒子《汩汩之島-原鄉・異景・流變》擔任策展人,與黃海鳴教授共同策展。展覽探討原住民族在臺灣這座島嶼上活動已有約八千年之久,從原生土地的概念,臺灣是原住民的原鄉,卻也是如今漢人移居後的原鄉;歷經數個世紀至今,來自各地的新移民,更型塑出臺灣多元種族融合的社會結構。策展人希望將這樣的變遷透過藝術展現,因此將白盒貨櫃帶進中興大學校園,主動貼近藝文愛好者,其中精選22件典藏畫作展出,從原住民人物肖像畫開始,逐步跟著藝術家進入其筆下臺灣地景風貌的轉變。

展覽期望能突破傳統展覽白盒子的限制,展覽規劃三加一的主題:(一)原鄉,透過原住民自身及漢人視角描繪各種族文化特色與節慶活動,作為種族融合的象徵。(二)異景,以無人物的臺灣地景為題,從藝術家的生長土地與移動中,拼湊臺灣地景面貌,是異鄉還是原鄉?(三)流變,在原鄉與異景的交錯視角中,多元人聲交融,如同湧出的河水「汩汩」水聲,不曾間斷。

並特別邀請本會理事長趙欣怡策展人參與展覽主題策劃及執行,與其主持之國科會研究計畫合作,將研究融入非視覺美學教育思維及專業,將藝術家張炳南〈臺中公園〉、賴高山〈吹笛者〉及伊誕•巴瓦瓦隆〈風中一家人〉三幅畫作進行觸覺紋理和口述影像語音製作,並融入「觸覺色彩通用系統」,強調視覺之外的圖像理解,讓校內師生能學習運用多元感官,體驗人景、風景與心景,擴大藝術友善欣賞。藉此連結順益台灣美術之館藏作品與周遭環境關係,發展多元感官的非視覺觀展模式,創造社會共融藝術欣賞環境。

 

報導來源:https://www.ctee.com.tw/news/20241108700663-431204   

參考來源:https://www.watchmedia01.com/anews-20241026052300.html

順益美術館:https://www.shungye-art.org/show_now_detail.php?id=17  

◉◉ 謝謝您的愛心 ◉◉
本月募得金額 單次+定期定額捐款 46,400 元
上個月募得金額使用項目 辦公室租金:3,000元
兼職秘書薪資:15,000元
兼職工讀:40,000元
臨時人員薪資:3,000元
兼職會計薪資:1,500元
辦公貨物設備搬遷:10,000元
印表設備碳粉匣:2,487元
行政支出(郵資、水電、電話、交通、誤餐等):6,577元
印刷設備分期租用金額:5,000元
目前總剩餘金額 累積剩餘 116,756 元 - 上月使用金額 86,564 元 + 本月募得 46,400 元 = 76,592 元

◉◉ 簽名檔 ◉◉

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


邀請您點此再次成為更多微型社福的支持者,讓 #人力少 #深耕在地 #有使命熱情 #募款急迫性 的非營利組織無後顧之憂的專注在服務弱勢族群!

一起夢想
- 讓所有的微型社福都無後顧之憂 -
勸募字號:衛部救字第1131364067號
立案字號:台內社字第1010278037號
募款:定期定額支持微型社福
聯絡方式:客服表單
社群:官方網站 / Facebook / Instagram / Youtube
徵信:檢核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