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法院三讀通過《
#性別平等教育法》的部分條文,而 TGEEA 的夥伴們也有參與到這次的修法討論。大家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,提出我們在校園內實際遇到的困難、對於制度的建議,最終促成這次的修法內容。
在這次的修法討論中,TGEEA 有所參與並關注的三大點有:
加強學校的性別平等專業訓練,且校長需須完成
#性平調查人員 初階、進階、高階培訓,以維護學生權益(於附帶決議)
我們很開心看到這次的修法,從制度面保障校園性騷擾/性侵害/性霸凌等「性別事件」被害人的權益。但相信大家也有注意到,這次的修法內容仍聚焦在「校園內的性別事件處理」。然而,如果真的要從根本杜絕性別事件的發生,「
#情感教育」與「
#性教育」其實是非常重要的!
今年引發關注的
#MeToo 運動反映出,臺灣仍有許多人對於情感互動、性的互動的想像還是非常貧乏而且刻板。因此,除了更認識性別事件的樣態、檢討申訴與調查機制之外,積極解放二元性別的角色框架,並加強有性平意識的情感教育、全面性教育,才能有效預防性別事件的發生。
你相信嗎?現在許多課本在討論「情感關係」的時候,仍會預設學生會對於「異性」產生興趣,然後教導大家談戀愛要從「團體活動」開始,接著再進入到「團體約會」,最後才是「單獨約會」。至於學生該如何面對性慾?這些教材告訴大家可以去「打籃球」、「轉移注意力」,最重要的是要「等待真愛出現」。
這種與現實生活脫節的教育,到底能夠為學生帶來什麼幫助呢?
「情感教育」為何重要?
有些人認為,MeToo 運動讓他們不知道怎麼跟其他人互動。但即使沒有 MeToo 運動,尊重別人的界線、確認對方的意願、不要造成他人的不舒服,本來就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義務。
我們從小到大接收到的性別互動腳本確實引含了很多曖昧不清、隱晦試探、違反他人意願的內容,而情感教育就是為了翻轉這樣的狀況,協助每個人瞭解自我的狀態與情緒,進而學習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彼此尊重。
「性教育」為何重要?
在現行的性教育中,「自我保護」已經是特別被強調的一個部分。但一味強調自我保護,而不去教小孩辨識情境、辨識感受,以及不要侵犯他人,容易強化忌諱「性」的文化,並形塑譴責受害者的價值觀。
此外,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,自我保護其實比想像中困難很多。TGEEA 認為,要教真正的性教育、破除對性的禁忌、打開談性的空間,才有可能改善整體社會文化,並增能受害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