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2025年01月「社團法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」大小事

◉◉ 協會大小事 ◉◉

、性平星期六|女權過高了嗎?當代性平討論的挑戰與可能

女權、跨性別、政治正確、性產業⋯⋯你認為對這些主題抱持不同立場的人們,有相互對話、理解的可能嗎?
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(TGEEA)自 2021 下半年開始舉辦「TGEEA性平星期六」免費公益講座,邀請關心性別平等議題的人們,每月撥出一個星期六,來交流彼此的想法與經驗。
2025 年,我們將與各個領域的講者一同直面大眾所關注的話題與事件,從中創造對話的機會。
2/15 的性平星期六公益講座中,我們邀請到作家吳曉樂,與我們分享在當代討論性平議題的挑戰與可能性。若你曾在關注性別議題的過程中受挫,希望獲得一些新的想法與啟發,歡迎免費報名參加本場性平星期六公益講座唷!
|講者介紹|
吳曉樂:作家,曾出版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、《那些少女沒有抵達》等書。2024 年引進《別教出混蛋:終結霸凌、自私、厭女者》。
|分享內容|
☑現今學生所遇到的性平問題
☑家庭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的可能
☑從《別教出混蛋》獲得的啟發
|活動資訊|
主題:女權過高了嗎?當代性平討論的挑戰與可能
時間:2024.02.15(六)14:00-16:00
地點:貝殼放大糖廍 C 倉多功能交誼廳 (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 132-7 號)

性會性會|性平主題交流小聚

​性會性會!很高興認識你~關注性別議題的你,是不是有許多想法想與人交流?在學校、職場或家庭中遇到性別難題,不吐不快?或是有好用資源,想讓更多人知道?
從 2024 年 10 月起,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(TGEEA)舉辦「性會性會!性平主題交流小聚」,邀請關心性別議題的你一同參與,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,分享想法與經驗!
⬛為什麼舉辦「性會性會」?
我們深知在性別倡議中單打獨鬥的辛苦,無論是在教育現場,或是家庭、職場中,持續拓展身邊的友善圈圈,認識更多夥伴,都是支持我們持續向前的動力。我們期望能透過小聚活動,將關注性別議題的各界夥伴集結起來,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!
⬛場次時間
2/5(三)、3/12(三)、5/7(三)、6/4(三)、7/2(三)、8/13(三)、9/10(三) *4月與年底的時間待公布
我們將於活動前一個月開放該場次的報名表單,歡迎大家來聆聽彼此的故事與想法!
⬛場地與交通資訊
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辦公室(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 218-2 號 3 樓)
2月份的報名連結:https://forms.gle/Pa3ZEZKubLnbnLeZA
 

、前進書展|用繪本來跟孩子聊情感

在台北國際書展,用一本繪本開啟情感教育的無限可能!✨
在這場分享中,我們將透過繪本《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》,帶你一起探索家庭與學校中的情感教育。透過繪本故事與實際教學方法,讓大人和孩子都能在情感議題上找到共鳴與解答。
🌟 關於繪本《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》:
這本繪本精心打造了 4 個緊貼孩子生活的互動故事,搭配 3 個可愛毛線人對話情境,引導家長與孩子討論情感議題。它是一座連接親子對話的橋樑,幫助孩子學會:
✔ 性別平等觀念
✔ 溝通與同理能力
✔ 面對情感受挫的勇氣
主題:「好聚好散,繪嗎? 」TGEEA 情感教育繪本分享
展區:台北國際書展世貿一館 C728 讀力公民行動
講者:蔡易儒主任
時間:2/9(日)14:00-15:00

、國際交流|數位時代的全面性教育,國際交流座談會

在數位時代中,如何設計有效的性教育學習內容?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(TGEEA)邀請來自美國及荷蘭的性教育工作者,分享各國在數位時代下,透過網路資源進行性教育與青年培力的實務經驗,並進行跨國交流討論。現在就報名參加,一起探索更多創新的全面性教育策略!
時間:2025 年 2 月 28 日 14:00-17:00
地點: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辦公室(近捷運古亭站)

、時事評論|譴責造謠媒體,向錯誤報導說不

1月13日,包含中國時報、三立、公視在內的多家媒體,紛紛以「衛福部准未成年做變性手術」為題,報導衛福部新推出的「LGBT+ 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」[1]。然而,我們實際閱讀這份指引,卻發現指引中根本不是這樣寫的!
【錯誤一】混淆跨性別者與雙性人
報導標題和內文提到衛福部「允許未成年人動變性手術」,使讀者誤以為「以前未成年的跨性別者不能動變性手術,這份指引發佈後,未成年跨性別者就可以動變性手術了!」但實際上,指引中針對未成年人手術的部分,僅適用於「#雙性人」或「#性別不明者」,也就是出生時同時具有兩種性徵、或不具有典型的男性或女性性徵者。
過去,許多雙性人的家長迫於出生登記的壓力,或是擔心孩子長大會被歧視,而在孩子還小的時候,直接為他們選定一個性別,並請醫生幫他們做「性別矯正手術」。然而,這樣過早進行手術的做法,既沒有考量到當事人的意願,也可能導致當事人日後產生性別不安等問題。2018 年,監察院據此對衛福部提出糾正,[2]促使衛福部於同年公告「衛生福利部未成年雙性人之醫療矯正手術共同性建議原則」。[3]
在這份原則中,針對未成年雙性或性別不明者的手術時機建議為:
(一) 未滿十二歲:不宜執行,除經專業團隊評估有癌化或生理機能障礙情形。
(二) 十二歲至十八歲未滿:有適應困難者,應經專業團隊評估後為之。
(三) 滿十八歲:經專業團隊評估後始得執行。
顯然,這份原則的目的並不在於讓未成年人提早接受性別手術,反而是希望可以避免未成年雙性人過早接受非緊急、不可逆轉的手術,而產生不必要的傷害。
【錯誤二】扭曲指引重點
「LGBT+ 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」的主要內容其實是關於如何保障多元性別族群的就醫權益。指引從介紹多元性別的定義開始,針對多元性別民眾的醫療需求、就醫環境、友善醫療應對、醫事人員教育訓練等面向,提出完整的建議,幫助醫事人員瞭解如何照護多元性別民眾。
至於其中針對未成年雙性人手術的內容,其實早在前述 2018 年所發佈的「衛生福利部未成年雙性人之醫療矯正手術共同性建議原則」就已提出,這次的指引只是重申相關法規,並沒有提出新的建議。
【錯誤三】誤導受訪醫師
部分報導中引述林口長庚醫院性別置換中心專責醫師胡瀞暄的意見,但實際上記者在採訪時,只詢問受訪醫師對於未成年跨性別者動手術的看法,未告知這是針對雙性人的手術原則,誤導受訪醫師,也導致讀者對指引內容產生誤解。[4]
我們強烈譴責做出錯誤報導的媒體。媒體身為第四權,負有重大的社會責任,應善盡查證義務,而不是透過錯誤或偏頗的報導來帶風向。尤其是當報導涉及多元性別等弱勢的群體時,這種不負責任的報導可能會加劇社會上的誤解、歧視與意見對立,非常不可取。上述媒體應儘速更正錯誤報導,重新檢視內容查證機制,以找回新聞報導的專業與公信力。
[1] LGBT+ 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:
[2]雙性人人權問題長期受忽視 監察院糾正衛福部及內政部:https://www.cy.gov.tw/News_Content.aspx?n=124&sms=8912......
[3] 衛生福利部未成年雙性人之醫療矯正手術共同性建議原則: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MA/cp-2708-45096-106.html
 

◉◉ 謝謝您的愛心 ◉◉
本月募得金額 單次+定期定額捐款 7,200 元
上個月募得金額使用項目 賴威瑜 1/18性平星期六講座EP30.一起動手畫蛇年開運春聯!講師費:4,000元
辦公室列表機維修(黃噴頭損壞):1,400元
員工業務公出使用之公用悠遊卡儲值:1,000元
目前總剩餘金額 累積剩餘 9,401 元 - 上月使用金額 6,400 元 + 本月募得 7,200 元 = 10,201 元

◉◉ 簽名檔 ◉◉

社團法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


邀請您點此再次成為更多微型社福的支持者,讓 #人力少 #深耕在地 #有使命熱情 #募款急迫性 的非營利組織無後顧之憂的專注在服務弱勢族群!

一起夢想
- 讓所有的微型社福都無後顧之憂 -
勸募字號:衛部救字第1131364067號
立案字號:台內社字第1010278037號
募款:定期定額支持微型社福
聯絡方式:客服表單
社群:官方網站 / Facebook / Instagram / Youtube
徵信:檢核報告